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7月26日,校团委“青骑兵”小画家乡村振兴促进实践团一行18人,在团队指导老师校团委副书记邹再金和团委郭亮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茂名市高州市宝光街道曹垌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化身“小媒人”“小农民”“小画家”,访谈村党总支书记了解乡村振兴之路,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农产品基地了解农村产业,绘制乡村田园墙绘为曹垌穿“新衣”助力曹垌文化振兴。
化身“小媒人”,了解曹垌的乡村振兴之路。曹垌村位于宝光街道西北部,有23个自然村,近3600人。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水稻、果树、蔬菜和务工经商为主。全村有耕地面积2004亩,有荔枝龙眼香蕉等水果种植面积2350亩。团队成员通过访谈曹垌村党总支书记李昌强,了解到曹垌村近年来持续在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上发力,土地流转300多亩,直接带动200多人就业,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提供了就业岗位;挖掘曹垌红色故事,兴建曹垌文化广场,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返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做乡村绘画师,为曹垌村穿新衣,助力曹垌文化振兴。在未来,曹垌将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开展百县千镇万村工程,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持续引进青年人才回到乡村,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曹垌高质量发展,让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化身“小农民”,深入曹垌农产品基地。农产品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荔枝、火龙果、龙眼、香蕉、水稻等是曹垌村的主要农产品。团队成员在宝光街道党委委员张书记的带领下走访参观了当地的火龙果产业基地。经过走访调研,了解到果园老板回到农村的创业故事,了解了火龙果的种植环境、种植方式、成熟季节,以及果园的现状等。采访的过程中团队成员惊奇地发现了在火龙果园的“地铁”,在果园老板的带领下,切身体验了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火龙果种植园。访谈中,果园老板感慨地说道:“现在的农村和以前相比变化很大,什么条件都好了,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跟我一起种植农产品,一起助力曹垌村乡村振兴,大家一起过好日子。”
化身“小画家”,为曹垌穿“新衣”。初到曹垌,小画家们精神抖擞、热情高涨,量尺、构思、绘图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在曹垌村党支部书记李昌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实地了解了当地墙绘的墙面,经过量尺共计约350平方米。“高州是荔枝之乡,我们可以画荔枝”“宝光街道有宝光塔,我们可以利用起来”“今年广东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我们可以融入百千万工程的元素”“我们也可以融入乡村振兴的元素”。在墙绘主题的讨论中,团队成员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大胆地表达着自己设计理念,现场讨论氛围热烈。经过与曹垌村委会全体干部共同讨论后决定,墙绘的元素选用当地的特色农作物水稻、荔枝和地标宝光塔以乡村田园风为主题。团队成员每天早出晚归,不怕日晒雨淋,用一双双勤劳的双手,描绘勾勒着美丽的墙绘,经过一撇一捺,一涂一画的绘制过程,最后把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墙绘展现在大众视野,路过的村民看过墙绘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并投来肯定的目光。小画家们为曹垌穿新衣,让原本又脏又难看的外墙变得五颜六色,用画笔以墙绘的方式助力曹垌村文化振兴。
接下来,广职“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青骑兵”小画家将继续深入南粤各地,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用实际行动展现当代青年学子的使命与担当,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一审:李桂洪 二审:郑烁星 三审:邹再金 图:校团委)
座谈会
调研参观火龙果基地
绘制墙绘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