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软国际有限公司简介
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软国际)成立于2000年,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HK00354。中软国际是中国大型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提供从咨询、解决方案、外包服务到IT人才培养的"端到端"软件及信息服务,持续开拓全球市场,为客户提供全链条、高质量、高效率、具有综合优势和行业特色的技术服务。中软国际服务遍布全球,在中国大陆地区、香港地区、美国普林斯顿和西雅图、英国伦敦、爱尔兰都柏林和日本东京等城市,建立了46个分支机构, 2021年收入达到184亿元人民币,员工超过90,000人。
中软国际业务版图逐步扩展,覆盖政府、制造、金融、电信、互联网、能源、航空、教育等行业,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领域形成了较强优势,与众多财富500强企业及大中型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服务于华为、腾讯、中国平安、微软、中国移动、顺丰、招商银行、花旗银行、万科等行业头部企业,。
中软国际多年蝉联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前十位,是首批通过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认证的全国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大型一级企业。中软国际凭借出色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的高度认可,2019-2021年连续跻身全球IT服务供应商市场份额前100强(目前为全球第87位)。由此建立了在中国软件服务行业的核心影响力。
二、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简介
中软国际教育集团是中软国际人才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与全国高校、行业企业展开合作,携手为全行业培养数字化人才。自2005年开始,中软国际在北京、广州、大连、武汉、天津、重庆、西安、厦门、福州、南京、苏州、扬州、如皋、太原、宁波、郑州、哈尔滨、长春、兰州等19个城市建立了大型人才培养基地,投重金研发了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五个真实(5R)”实训课程体系,即: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项目经理、真实的项目案例、真实的工作压力、真实的工作机会,集合中软国际的项目经验和管理优势,建立起以真实的项目为教学基础的、完全重现跨国软件企业环境的实训模式。目前各总部基地总营业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超过20000名学员,年培训规模超过8万人次。
中软国际在泛IT技术领域形成了强大的培训能力。目前其培训技术领域涉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硬件、虚拟现实等,并在上述领域形成了1000+实训项目案例、200+课程课件的较为完整的内容库;以及100+行业技术专家、50+创新创业导师、500+专职培训教师、200+人才服务经理,8位工程教育认证专家。
目前,中软国际与超过1000所院校建立了不同层次的人才联合培养合作,包括实习实训、定制化培养、实验实训环境建设、师资培养、高质量课程资源共建、专业共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共建、参与工程教育认证、“1+X”证书试点、“双高”建设等,积累了成熟的校企合作经验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专业化、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服务体系,深度的参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推动产业需求更好的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探索并形成了行业+数字化产教融合的标杆和示范,已经通过企业实训向产业输送30+万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中软国际多次获得教育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与荣誉,2009年获得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授牌,2010年获得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培训中心”授牌,2012年获得教育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授牌,2016年获得科技部”众创空间“授牌。中软国际还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首批参与企业,并于2016年-2019年连续获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合作企业。2020年,获得教育部高教司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的“感谢状”。2019年,获批教育部、工信部、发改委、国资委等四部委联合认定的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2020年,获批教育部两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第四批培训评价组织。2021年7月,获批成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产业赛道命题企业。2021年12月,与渤海大学和常州大学合作共建的产业学院获批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1次。随着教育部”四新“建设的启动,中软国际已经与多所高校联合开展了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不断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探索传统工科专业信息化、数字化改造的途径与方式。
中软国际教育集团在与院校、政府建立校企合作、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丰富的经验积累,在发展历程中,始终站在行业技术和业务变革的前沿位置,深刻理解不断变化的产业用人需求,将企业优质的技术资源转化成教学资源,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结合。未来,我们将面向国家发展现代产业的需求,坚持产教融合、育人为本、创新发展,通过与院校开展多种模式的校企合作实践,培养出更多与企业接轨的优秀人才,为新时代、新经济背景下的高素质数字化人才培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