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于4月20日、27日分别举办“形势与政策”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公开课展示活动,通过示范引领、交流互鉴,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着力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实效的思政课堂。学校督导曾强安、梁铭,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盛超、副院长王艳及部分老师参加了听课、评课和研讨。
在“中国经济迎难而上靠什么”公开课中,王淑妍老师立足“共享单车管理的佛山模式”本土案例,结合国内经济形势与学生专业特色,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在线作答”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深入剖析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五对关系,通过对比“佛山经验”与“深圳实践”,生动展现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公开课中,陈希筠老师以“巴以冲突”为切入点,通过鲜活的案例、丰富的视频素材和动态的数据分析,系统阐释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课程以“巴以冲突中的安全困境”为线索,引导学生从国际局势中理解国家安全的多维内涵,帮助学生树立“大安全”观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将前沿动态融入课堂,通过及时更新教学案例与数据,并有机融入国际国内双维度的对比分析,有效提升了课堂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评课环节中,学校督导曾强安、梁铭对两次公开课给予高度肯定,认为授课教师备课充分、思路清晰、教学素材丰富,体现了思政课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与教学能力。同时,针对课堂学生参与度提升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参与听课的教师围绕如何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如何增强“课堂互动实效性”等困惑展开研讨和深度交流。督导点评是‘外力’,教师研讨是‘内功’,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推动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螺旋式上升。
教学公开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重要举措。此次公开课活动以精准督导与深度研讨为抓手,不仅为思政教师搭建了成长平台,更为推动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继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学院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审:熊梦秋 二审:王艳 三审:盛超 图:熊梦秋)
王淑妍公开课展示现场
陈希筠公开课展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