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图书馆 作者 : 资源建设部 编辑 : 程勤辉 发布时间 : 2023-11-08 阅读次数 : 366
《抢单手记》
作者:倪建伟著
索书号:F713.3/51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简介:本书虚构了主人公倪峰从到某世界500强企业的一个风雨飘摇中的办事处工作开始,讲述了他如何在逆境中,在落后的局面下,运用销售智慧,拼抢得一个又一个订单的故事。这些故事既有作者亲身经历的案例,也有许多销售同行共同亲历过的场景,如实地反应了市场第一线销售人员的真实状态,也解密了在本土商业环境中如何才能取胜的各种销售规则、销售技巧和职场智慧。 文中先以大量的案例描写,验证销售理论和销售技巧,不但强化了实战理论,更增加了部分对销售生活的感悟,指导人们如何利用销售的思维和技巧决胜职场和人生。
《雨林里的消亡:一种语言和生活方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终结》
作者:(瑞典) 唐·库里克著 沈河西译
索书号:H84/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介:20世纪九十年代,年轻的人类学家唐·库里克,只身走入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雨林中,位于一片沼泽地中央,人口仅两百的小村庄嘉普恩,记录一门濒临消亡的当地语言——泰雅博语。到达后他就深深领悟到,如果不理解说这种话的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就不可能真正学会这门语言:你必须要了解他们如何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如何争吵、八卦和开玩笑。在这段跨越三十年的时光中,他反反复复拜访当地,每次都停留数周到半年多的时间不等,亲眼见证了语言环境日渐稀薄,记录下他所能学习到的一切。与此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已经义无反顾地融入了嘉普恩村民的生活与世界,与他们的悲欢和命运产生了交融。 本书英文版出版当年,即入选美国《时代周刊》推荐当季必读书目和《美国国家地理》当季最佳旅行类图书,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和读者好评。
作者:胡建淼著
索书号:D920.5/95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简介: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的普法书籍,由中国著名法学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胡建淼撰写。全书分法治评论篇、法治历程篇、法治理念篇和域外法治篇,内容从当下中国事件的评论到法治理念的阐述,时空跨越“古今中外”。 作者以轻松的笔调,尤如“边喝咖啡边谈法治”,向人们讲述身边或周围、今天或古代的法治故事。
《邓小平在1992》
作者:刘金田著
索书号:A762/43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简介:“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先后发表一系列谈话,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南方谈话为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本书以邓小平视察南方为主线,依托丰富的一手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资料,全景式地展现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深远影响,深刻刻画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鲜活形象。
《拜占庭》
作者:(英国) 彼得·萨里斯著 刘洪涛, 陆赟译
索书号:H319.4:K/12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简介:在西罗马帝国于5世纪灭亡之后,作为欧洲的经济、文化和军事强国之一的拜占庭帝国绵延繁荣了一千年,并在城市、建筑、文学、艺术和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拜占庭文明,从而在现代意象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在君士坦丁皇帝及其继任者长达数世纪的统治之下,作为帝国首都的君士坦丁堡逐步发展成为罗马政治文化、希腊智识传统和基督教信仰的独特融合体。彼得?萨里斯重点关注了帝国之间的战争及其对拜占庭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面对持续的外部挑战和威胁当中,拜占庭帝国虽然运用其治国之道和政治策略在一定时期确保了帝国的延续,但最终还是被西欧基督教势力所抛弃而走向了终结。 《拜占庭》重点关注的是帝国之间的战争,以及战争对拜占庭的政治和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拜占庭帝国依靠武力生存,又最终亡于武力。战争与军事贯穿了整个帝国的历史,并深刻影响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和城市建筑,它是罗马政治文化、希腊智识传统和基督教信仰的独特融合体。当你花一周喝咖啡的时间,读完这部浓缩了千年帝国史的小书时,一定会被这个极度迷人的中世纪文明所深深吸引,进而激发起进一步探求的阅读热情。
《成长比成功更可贵》
作者:李镇西编著
索书号:G4-53/66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简介:这是教育家李镇西写给广大年轻教师以及学生们的成长之书。书中记录了最美“90后”乡村教师陈秋菊、青年教师邓茜媛、黄雪萍等数十位青年教师在李镇西的引导下,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对教育工作进行审视,以思想交流、观点碰撞、课堂观摩、读书分享等形式,一起前行,一步步成长蜕变。全书分为领跑者说、拔节时刻、新教育记、优雅舞步、青春身影、点评成长六个部分,文字真挚朴实,直指成长核心。
《远方的诗和烟火:青藏行纪》
作者:康凯著
索书号:I267/4759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一部青藏高原旅行故事集,以旅行者的视角书写古老高原的风土人情,讲述高原上人们的快乐与忧愁。第一辑“到离天最近的地方去”,行走在高原,每一场邂逅都是奇遇:雪山,湖泊,星空,牧场,荒原,善良的牧民,幸运的旅人;第二辑“与神的孩子相遇”,记录旅途中因缘际会的藏族友人:用画笔看 护留守儿童的唐卡画师;用电影和世界对话的藏族青年导演;从草原牧场走上戛纳电影节红毯的牧民姑娘……他们往返于传统与现代、宗教与世俗、梦想与现实,他们的生活史勾勒出古老的高原从过去向未来延伸的轨迹。 这是一本私人旅行笔记,但意义超出了“旅行”本身。作者是一个行走青藏的旅人,在旅途中,他以一个外来者的视角微观这个古老高原上的万物众生,从风物到人文,以自己直观的、一手的、真实的经验,书写高原生活和藏族文化。跟随旅人的脚步,目光所至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桩桩生动的故事,一段段奇妙的经历,它们呈现出了一个奇特的“远方”经验——这迥异于都市的人文图景不仅承载着现代人浪漫的“世外”想象,也同样经受着各种世俗命题的淬炼。无数人的诗和远方,原是另一群人的人间烟火!
《人生:思与诗》
作者:陈先达
索书号:B821-49/127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我的人生之路、思辨人生、诗意人生,全面展现了作者的一生及其对于人生、人性的各种思考。我的人生之路部分,展示了作者从儿时到晚年走过的路。思辨人生部分,展示了对于人生和人性的思考。诗意人生部分是作者写的二百多首诗,分为十五个篇章,“我的父亲与母亲”“我与老伴”“我与家人”“我与学生”“小城旧事”“思乡”“忆旧”“怀师友”“读书”“读庄子”“纪念”“时事杂咏”“外出杂咏”“住院杂咏”“自寿诗”。
《中国1911:辛亥革命启示录》
作者:邓文初编
索书号:K257.07/5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简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结束了一直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封建帝制,让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但中国又进入了长时期的军阀混战时期。辛亥革命除了造成清政府的灭亡以外,却还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如何厘清辛亥革命的全貌?本书对辛亥革命做了一个完整梳理。 本书编选了著名学者如杨天石、马勇、桑兵等关于辛亥革命的著名阐述24篇文章,从方方面面使读者从一本书即可清楚准确的了解辛亥全貌。本书虽是文章合集,但有自己独特的编排体例,即有对史事的考辨历史的复原,又有思想的阐释,更有人物的评传,并且所选文章均可读性很强,适合一般读者以一书而知历史全貌。
《新媒体与公众文化创造力》
作者:王欢妮著
索书号:G24/4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简介:新媒体时代,公众成为新媒体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研究新媒体对公众文化创造力的影响,有利于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本书围绕新媒体影响公众文化创造力的逻辑、新媒体使用者的文化创造力、新媒体时代公众文化创造力的相关准则和规制研究等展开研究,通过分析新媒体和公众文化创造力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了发挥新媒体积极作用促进文化创造的建议,为新媒体自觉服务于文化创造提供实践指导,最终达到提升公众网络文化生活质量的目的。
《天工开物》
作者:杨维增译注
索书号:N092/42
出版社:中华书局
简介: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是我国和世界科技目前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百科全书式的重要文献。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农业、手工业等30多个行业、130多项生产技术,插图122幅。宋应星无论是对操作技术还是对工具本身都尽可能用数字进行准确的描述。本次约请中山大学杨维增教授在其已有著作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将其纳入“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出版,以帮助普通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这部古代科技名著。
作者:余凌云著
索书号:D912.104/6=3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简介: 尽管2019年12月10日优选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行政协议的论争与研究却远远没有结束。所以,本书可以看作是为系统研究行政协议理论与实践问题而作出的一种努力。 编主要讨论有关行政契约的法学理论与观念,将尽可能地解决所有涉及政府契约权力行使的合法性与有效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中国行政契约制度建设的理论框架。 第二编为了追寻行政契约近期实践,尤其是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以及有关行政协议(契约)的司法解释,对行政协议的判断标准以及如何实施司法审查作了前沿的跟进研究。 第三编选择了两种极其重要的行政契约形态来作个案研究的素材:一个是“采购契约”,是一种很典型的“混合契约”;另一个是“治安承诺协议”,是一种纯粹行政关系形态。对两种契约的实例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行政契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