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窦椋
索书号:I247.52/176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简介:
全书核心立意是“传承”, 讲述一家三兄弟先后从军以及他们身上发生的情感故事, 描写他们在层层重压之下, 挣扎着做命运的主导, 即使苦寻无果, 仍展现出磅礴的力量。以鲁西北农村和一七七师(虚构)为背景,以改革开放和军事变革为时间主线,讲述了一家三兄弟先后从军以及他们身上发生的情感故事。主人公周庆绅和哥哥周元明先后从军,在某次执行任务时,周元明为了救周庆绅,选择牺牲自己。因为家乡的旧习和时代特质,周庆绅放弃了提升的机会和心爱的女友,选择回乡照顾嫂子和刚出生不久的侄子。上高中的三弟周意重,品学兼优,本可以考入重点大学,却毅然报考了军校,实现了一家三军人的光荣传承。虽然他们的选择都不是自己的本意,但在战场上,他们都是最优秀的战士。全书描写了兄弟三人在层层重压之下,挣扎着做命运的主宰,即使苦寻无果,仍展现出磅礴的力量。时代不同,人们的观念、思想也不尽相同,就像书中主人公的从军目的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含义,但一切的初衷都是为了致敬勇士的崇高,捍卫精神的高原。
|
|
|
《理想的下午》
|
作者:舒国治
索书号:I267/4847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简介:
《理想的下午》是旅行文学奠基人、“永远的浪游者”舒国治代表作。本书由作者亲自编选31篇散文,自出版以来荣获华语文化圈多项大奖,被誉为“文艺青年人手必备之书”。作者以一种超俗的眼光,与闲散的人生情怀,讲旅行、讲山水,看待周遭、寻觅佳境。生活本是毫无规划,愿我们以自己的时间行走。庸庸碌碌后的美好时光,未必常常都是百分之百的理想,闹中取静、乱中从简亦是一份恬淡自如。理想的下午自是有限,享受短暂而午后时光则更显惬意。
|
|
|
《忙而有时, 不亦乐乎》
|
作者:老舍
索书号:I266/537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简介:
这是一本老舍经典散文选集,书共分四辑:“热爱可慰岁月忙”“写作人的锦囊妙计”“偶然也来吐个槽”“且以笔墨寄相思”。文章体现了老舍文学世界的三个方面的特质, 即市民、京味、幽默。老舍的散文叙生活、谈梦想, 展现真挚情感与生活趣味。书中所选的篇目包含怀念亲友、记录生活趣事、总结创作技法等内容, 展现了老舍文学的巨大魅力。老舍以一颗豁达开阔的心, 分享自己对文艺、写作等内容的个人见解, 以风趣的笔触评论生活、记录生活趣事等, 展现了其才情、幽默, 以及对生命和世事的感悟。
|
|
|
《水在海里》
|
作者:曲有源著 任林举选编
索书号:I227/1100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简介:
本书语言平实,内容朴素,又时而闪烁着思想和语言的光芒,让人感动和拍案。在哲理、象征、隐喻中展现了诗人坚韧刚正的内心世界和诗歌境界,以及一贯的艺术追求。《岁月采我》《春浅》是作者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发表之后都曾引起广泛关注,是作者力求对急剧变化的心灵史建构整体认知,回应在社会巨变中“诗人何为”的永恒之间所做出的真诚探索。从这些文字中,读者可以体味到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他的故事,是一个赤诚诗人对人生命运和现实生活的思考。
|
|
|
《山居杂忆》
|
作者:高诵芬、徐家祯
索书号:I251/274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简介:
故人远去,四时悲喜,山河动荡,匆匆百年。一位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记忆,一部传统中国的温情记录,一部真正属于“人的文学”。堪称为近代中国《百年孤独》。作者高诵芬出身名门,家族命运在历史中起落沉浮,她的回忆更像是历史尘埃落定后的闲谈,云淡风轻地讲起故乡的四季风俗、人事变迁,及家族百年的沉浮与悲喜。文字似无华之水,细节皆温情,处处是漫长岁月留下的痕迹。日子如流水,作者用心境洞穿了它,清澈如许。本书中记录了上百人, 他们面貌鲜活, 带着自己的故事,没有一处着力于渲染大人物与大事件, 但真正的历史往往是由普通人书写而成。书中也记录了中国已经过去或正在消失的传统。不仅仅是人际关系、社会与传统, 更是消失了的人与人的朴素温情, 是母亲对子女的温暖叮咛, 是文化传承最宝贵的东西。温婉的文字似无华之水在这位大家闺秀记忆中浸透心扉, 令人彻夜心宁,细节皆温情, 处处是漫长岁月留下的痕迹。
|
|
|
《费曼的彩虹》
|
作者:(美)伦纳德·蒙洛迪诺著 雍寅译
索书号:K837.126/79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简介:
本书作者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物理学家”, 擅长把深奥的前沿物理理论讲述的通俗明了。作者与晚年的费曼共事,通过日常相处和对话,真实而充满感情地讲述了费曼最后的人生经历,也记录了费曼与诺贝尔奖得主盖曼之间的竞争以及弦理论的开端。这本书不仅普及了前沿物理知识, 字里行间也充斥着人生启发。在费曼的启发之下, 本书作者重新认识了科学的本质, 并对人生产生了全新的见解, 此后转型为好莱坞剧作家并大获成功。作者以剧作家的手法, 把本书写得充满节奏感, 极具可读性。
|
|
|
《我是我的光明》
|
作者:(美)哈本·吉尔玛著 张朔然译
索书号:I712.55/213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简介:
哈佛法学院聋盲毕业生——哈本·吉尔玛自传,被称为“新时代海伦·凯勒”。作者成就自我,更致力于改善残疾群体生存环境,没人能定义她的人生,她就是自己的希望和光明!别人说她“做不到”“不可以”,她从不妥协,总是找回自信和幸福的勇气。这部自传充满坚韧和爱,让你大笑,也让你深思。这是一场人生的冒险、一次心灵的救赎,更是一声对尊重和信任的呼吁,万千读者读后大受感动和鼓舞,找回直面人生困境的勇气。她在这本回忆录中讲述了自己不可思议的精彩人生——学跳萨尔萨舞、在非洲马里帮助建学校、去阿拉斯加攀冰山、在新泽西州和导盲犬一起训练、进入哈佛学习法律、受邀在白宫演讲……虽然视力和听力受限,但她坚定、自信,积极应对挑战、纵情享受生活,父母的信任和鼓励也给了哈本勇往直前、追求梦想的无限动力。
|
|
|
《孤独旅者》
|
作者:(美)杰克·凯鲁亚克著 赵元译
索书号:I712.45/1501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简介:
本书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为凯鲁亚克系列旅行主题文章的合集,是凯鲁亚克大半生重要旅途的回溯。他的足迹遍及美国、墨西哥、法国、英国等地,他乘船横渡大西洋和太平洋, 遇到各色各样有趣的人和城市。他去铁路上、深山里、城市间工作, 在纽约同人们谈天玩乐, 在巴黎巡游教堂和博物馆,在墨西哥的小镇夜宿茅舍村落,在没有起点的过去和没有终点的未来的天空下,体会生命空无一物的巨大空虚,以及始终弥漫着幸福玫瑰的世界。生动展现一个独立自主且受过教育但又一无所有、四海为家的浪子的生活状态,这一生活状态的底色始终是孤独。本书是其大半生重要旅程的回溯, 展现了行走于城市与荒野之间的流浪者,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的真谛的感悟与思考, 具有积极的文化导向与思想深度。
|
|
|
《工作细胞》
|
作者:(日)时海结以著 (日)清水茜原作/绘
索书号:I313.45/1127: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简介:
本书将细胞和病菌拟人化,以深入浅出的介绍人体细胞的功能。在人的身体中生活着约有六十兆个细胞,每个细胞都有各自的任务,将这些细胞比拟成人的话, 他们每天都在努力工作, 守护体内的和平。细胞们在名为身体的世界中,每天精神满满、无休无眠地工作着。运送着氧气的红细胞、与细菌战斗的白细胞、擦伤时发挥巨大的作用的血小板……这里,有着细胞们不为人知的故事。性格各异的工作细胞们悉数登场,在小说里重温你体内的冒险故事!
|
|
|
《万家灯火,一盏归处》
|
作者:史铁生等
索书号:I267/4917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家和亲情为主题的名家散文合集,收录了史铁生、沈从文、梁实秋、丰子恺等知名作家回忆父亲母亲、回顾成长经历的经典作品。全书按内容分为两部分:辑一为父亲,在名家们的回忆中,是父亲的坚毅宽厚锻造了他们的性格,使他们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父亲为他们做的每件小事,平凡却伟大,都让他们记忆深刻,影响他们走过漫漫人生。辑二为母亲,在名家们的回忆中,是母亲的温良恭俭让培育了他们的品格,让他们变得柔韧而坚强。母亲对他们的每一次关爱,说的每一句话,都让他们感动终生。
|
|
|
《思想的黄昏》
|
作者:(罗)埃米尔·齐奥朗著 陆象淦译
索书号:I542.65/2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简介:
本书是作者齐奥朗标志性的断章体作品。全书分为十四部分,每一部分都由数十甚至上百个独立段落组成,文笔简洁、含义深邃、耐咀嚼。这是他在1940年出版的用罗马尼亚语撰写的作品,作品体现哲学化色彩,个人化乃至自传性的,警句格言式的思想及语言。以探索人生、生死、命运、信仰、孤独、爱情等问题及其价值为主题,视野开阔、联想丰富、言辞犀利,充分调动作为社会批判利器的逆向思维的魅力,作品中黑色幽默的语句频出。他始终是一个孤独而清醒的旁观者,又是一个勇于主动打破虚伪和粉饰太平的人,他用无情、冷峻的口吻揭示出生命和生活潜在的真谛。
|
|
|
《人间孤独,却有温度》
|
作者:余秋雨、蒋勋、白先勇等
索书号:I267/4965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简介:
本书是一本以怀旧为主题的名家散文经典选篇,余秋雨、蒋勋、白先勇等名家用细腻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于无声中治愈当下孤独的青年读者,在孤独的世界传递人间温暖。文笔扎实,行文流畅,字里行间充满人生真味,可读性和感染力极强。全书分为五章,每一章分别是一个温情主题,引领读者重温老一代作家对岁月沉积的体悟,在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治愈自己,给读者以岁月流转中人世无常、孤独无依却有情义、有爱、有温度、人间值得的阅读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