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团学组织: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为进一步引导我校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踊跃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从即日起选拔校内优秀作品备战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
二、活动主题
你来挑,我来战
三、活动组织
大赛设竞赛组委会,由校团委、教务部、创新创业学院、科技中心、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组成,负责竞赛组织工作。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设在校团委。设立大赛评委会,由校团委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或高科技企业的技术骨干组成,负责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
四、参赛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五、参赛类别
大赛下设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参赛作品类别有: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5个组别;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分为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5个组别;
3、科技发明制作: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5个组别。其中,科技发明制作(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科技发明制作(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六、申报要求
1、作品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发展前景和现实意义;
2、作品完成时间:2024年11月22日前;
2、作品申报形式:
(1)团队申报: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指导老师不得超过3人。跨学院、跨学科申请项目,由集体项目代表向所在学院申报,参赛作品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完成;
(2)每个团队或个人只能申报1件作品,如申报多个作品,将视为无效;
3、作品须符合《章程》(详见附件1)第三章“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中的要求;
4、2023年和2024年“攀登计划”立项项目需参加本次比赛;
5、各学院推荐进入校级复赛名额,每个学院总数不超过6个,每个类别不少于1个。
七、奖项设置及激励措施
(一)奖项设置
1、本次选拔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等次奖分别约占各类报送作品校级决赛数量的8%、12%、20%、45%。按照《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奖励办法》相关规定,对获奖团队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竞赛组委会将根据获奖项目在省赛训练营的项目打磨情况,推荐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2、设置3个优秀组织奖,按照二级学院校赛组织得分、校赛竞赛成绩和赛后转化育人等情况确定。
(二)激励措施
1、获第十四届“挑战杯”省赛二等奖及以上的学院,获得一个增加1个推荐名额,具体如下:
纺织学院4个、轻工与材料学院2个、服装学院2个、艺术设计学院1个、商学院1个;
2、各学院初赛项目数超过15个的,每增加10个申报项目,可增加1个推荐名额,如此类推,需提交所有参加初赛的项目汇总表1份;
3、教师直推校内复赛名额: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老师,所指导作品可以直接进入校级复赛,不占用学院推荐名额:
(1)第一指导老师具有博士学位;
(1)第一指导老师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
(2)近三年内以第一指导老师身份指导项目获省级“挑战杯”系列竞赛二等奖(银奖)以上。
八、推进步骤
(一)动员阶段(即日起至2024年11月22日):策划活动具体方案和流程,各二级学院团委下达通知要求,做好策划、宣传、组织等工作;
(二)二级学院初赛(即日起至2024年11月29日):各二级学院团委组织初赛遴选,做好作品收集和筛选工作,坚持公平竞争、择优推选的原则,选拔优秀作品参加校赛,公示不少于3天;
(三)校级复赛(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各二级学院团委将筛选的作品报至校赛组委会,竞赛组委会组织校内外有关专家评委进行作品评审,遴选校级参赛作品的60%进入校级决赛;
(四)作品打磨及完善阶段(2024年12月7日至12月18日):经校级复赛遴选的作品,竞赛组委会将会组织专家团队对进作品作进一步的打磨,并进行系列培训,协助参赛团队完善作品;
(五)校级决赛(2024年12月19日-2024年12月25日):决赛以材料评审和现场答辩的形式进行,遴选优秀作品参加省级竞赛;
(六)省赛训练营(2024年12月26日至2025年3月10日):竞赛组委会评选出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预推荐项目进入训练营打磨作品。
九、工作要求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各二级学院团委要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系列竞赛列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加强赛事组织领导与宣传动员,及时发布竞赛消息,扩大学生参与度和覆盖面,切实做好二级学院赛事的组织和作品评审工作;
(二)深入发动,精心组织。各二级学院团委要突出竞赛的学术性、科技性和普遍性,积极筹备二级学院选拔赛。充分运用“攀登计划”实施成果,要求2023和2024年“攀登计划”立项项目参赛。坚持选拔与培养并重的原则,加强对参赛作品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科研能力;
(三)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各二级学院团委要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挑战杯”赛事的宣传工作,广泛宣传竞赛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引导和激励更多学生积极投身学术科技创新实践,使“挑战杯”的品牌在学校和社会上产生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
(四)本次竞赛的最终成绩,作为各二级学院团委2024-2025学年五四评优及学校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十、作品提交方式及注意事项
(一)各学院要指派相应的负责人做好本学院的挑战杯竞赛工作,广泛发动教师和学生参赛,协助师生填写作品申报书,并填写好本学院的汇总表,将遴选出来的作品(论文、调研报告、科技发明的相关说明和路演PPT)、附件2: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模板)以及附件3: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作品申报汇总表于11月29日前上交至竞赛组委会办公室高明校区学生活动中心310。
上交内容与方式:
电子版:各学院负责人于11月29日前将作品申报书和参赛作品(分类别汇总)以及作品汇总表打包压缩包发送至邮箱:gzytwkcjs@163.com;
纸质版:汇总表盖章后交至高明校区学生活动中心310。
(二)竞赛的章程和评审规则可参考附件1: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评审规则(草案)。竞赛组委会将严格保守参赛作品涉及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参赛者与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持有人的一切纠纷与组委会无关。
(三)竞赛组委会将对作者和作品的资格进行审查,对于不符合参赛资格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立刻取消其参赛资格,对已获奖的将追回所得一切奖励及荣誉,并以适当形式公布。
十一、联系方式
联系人:郭亮、陈锐轩
联系方式:0757—88269822
邮箱:gzytwkcjs@163.com
附件:1.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评审规则(草案)(仅供参考)
2.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模板)
3.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作品申报汇总表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挑战杯”竞赛组委会
2024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