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团学组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决定继续联合实施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立足家乡,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城市随迁子女和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等群体开展“七彩假期”活动,按照团省委《关于做好2020年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请各团学组织积极宣传、发动青年志愿者开展“七彩假期”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主题
七彩假期 情暖童心
二、项目时间
2020年7月至8月
三、总体思路
各团学组织按照“假期集中服务,用好已有阵地,鼓励长期结对,支持示范项目,助力脱贫攻坚,扶智扶志结合”的活动思路,动员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以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方式,在暑假期间面向本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城市随迁子女和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等群体,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素质拓展、自护教育、思想引领、心理辅导等内容,提供“七彩假期”志愿服务。
1.确保安全。以保证学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活动开展前,要充分研究形势,做好安全预案。根据地方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工作部署,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地区的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
2.就近就便。学生以家乡为主开展志愿服务,尽量减少活动半径,畅通个人申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渠道。严禁组织大规模、大范围人员聚集活动,原则上不跨地区进行。
3.创新形式。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今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活动要注重探索创新“互联网+云支教”新模式,积极利用腾讯会议等新媒体平台,以慕课形式,精心设计各种课件进行网络云教学,推动线下线上融合联动。
四、主要内容
(一)实施地点
建议在有需求地区的青年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乡村学校少年宫所在学校、七彩小屋、童心港湾、农家书屋和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等地点实施。实施地点应符合以下要求:
1.有专人负责志愿服务管理及项目对接实施;
2.能协调落实开展相关活动的场地;
3.有相关安全管理机制和措施,能严格遵照当地防疫要求;
4.活动结束后能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证明。
(二)实施团队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各系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在校团委和各系团总支的统筹下,自行组建团队实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并面向全校学生招募志愿者。要求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至少组建1支团队,各系团总支至少组建1支团队。志愿服务团队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团队人数不少于3人;
2.连续活动时间不少于7天;
3.有具体的实施方案;
(三)活动形式
各团队通过“i志愿”平台寻找相关的需求并进行认领,认领后积极的与需求地团委进行联系,在征得同意后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相应的志愿服务。
1.疫情防控等级为低风险的地区,可组织实施线下“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原则上不允许线下组织团队跨地区开展志愿服务。
2.疫情防控等级为中高风险的地区,不开展线下“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鼓励青年志愿者利用“互联网+”等途径结队开展线上志愿服务。
3.请各团队在开展相关志愿服务前3天内将活动方案及团队信息填报表(详见附件1)发送至校团委邮箱:gdfzxytw@163.com
五、工作安排
今年“七彩假期”项目统一通过“i志愿”系统供需对接平台进行需求发布、需求认领、人员招募、项目实施、服务记录等管理工作,对“七彩假期”项目进行动态管理。相关服务点需求发布、活动开展情况将统一纳入“七彩假期”工作评价评估范围。
(一)认领需求。各团队负责人登录“i志愿”系统供需对接平台(移动端),积极认领相关各市、县级团委发布的服务点需求,主动对接需求发起的团组织,沟通项目实施方案和活动安排;待需求发起的团组织审核确认后,发布“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类型统一选择“青少年服务”类别、标题开头统一增加“七彩假期”内容标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详见附件2)。
(二)保障支持。各团学组织要积极整合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落实所在团队的安全保障措施,形成具体的工作方案,做好项目设计、团队管理、安全预案等工作。同时,各团队均可免费申领团中央“七彩假期”活动包以及“关爱行动”团体意外伤害保险(详见附件3)。
(三)宣传总结。各团学组织要深入挖掘云支教的新途径、优秀志愿者的典型故事,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各种途径开展广泛宣传,鼓励更多志愿者参与“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扩大项目影响力和美誉度;要积极梳理总结项目实施的好经验好做法,积累经验、探索机制、形成制度。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宋庆谋
联系电话:13630023451
电子邮箱:gdfzxytw@163.com
3.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专区指南
4.关于实施2020年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的通知(盖章)
、
共青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20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