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 首页
  2. 制度文件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实施办法》

(粤职院党字〔2020〕28号)

第一章  

第一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入实施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素质拓展活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校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思路: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素质拓展活动,达到提高素质,锻炼能力,完善人格的目的,引导广大学生完善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努力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章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机构设置

第三条  成立“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领导担任,校团委、教务处、各系党总支、团总支为成员。

第四条  建立“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机构”,由校团委素拓部、系团总支素拓部、团支部(素拓委员)构成。

第三章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基本内容

第五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他和劳动教育等七个方面内容。

第六条  素质拓展分每学期为12.5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获得35个素质拓展分方能毕业。素质拓展分原则上在每个学期末完成当个学期的认证审核工作,学校素质拓展认证中心为最终审核单位。

第七条  素质拓展分原则上需在毕业前一个学期内修满。校团委会同教务处于每年对累计修满相应素质拓展分的毕业生进行统一审核,确定无误后录入学生成绩档案。

第四章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实施

第八条  素质拓展方案由校团委负责牵头组织实施,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以及各院(系)参与实施。

第九条  素质拓展分认定。按照一定程序,可以授予素质拓展分的各类素质拓展活动,第十二条中所列举的素质拓展活动均为素质拓展分认定项目。

(一)校团委负责确定素质拓展分认定项目,并具体负责素质拓展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各院(系)开展的大学生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专题教育活动等,经校团委审核批准后可作为素质拓展分认定项目组织实施;

(三)学校各相关部门可参与素质拓展分认定项目的申报和认定。

第五章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认定和管理

第十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分认定与管理工作是大学生素质拓展方案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参与素质拓展活动的真实反映。校团委根据本方案,分类、分项目制定好素质拓展分认定及实施办法,准确、全面、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

第十一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分认定程序为:

(一)公布素质拓展分认定项目;

(二)学生根据公布的项目和相关管理办法,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兴趣选择参加素质拓展活动;

(三)各院(系)对学生参与素质拓展活动情况进行考核登记,上报校团委;

(四)校团委根据各认定项目的素质拓展分认定及实施办法审核确认、汇总后,提交教务处;

(五)教务处将学生素质拓展分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第六章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项目

第十二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内容和项目见下表。

项目

名称

项目内容

项目具体活动(包括不限于)

 

 

 

 

 

 

 

 

 

 

 

 

思想

政治

道德

素养

 

 

 

 

 

 

 

 

 

 

 

“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主题活动主要指学生参加的各级党、团组织开展的旨在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增强理论素质和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1)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此构筑大学生的强大精神支柱。紧密围绕“育人”宗旨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重点抓好基层团支部学习,规范内容,提供读本,有计划的予以推进;要抓好业余党团校建设、理论社团建设以及学生干部培训,用完善的理论教育阵地来凝聚青年学生骨干;要抓好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巩固学习成果。(2)以“爱国、成才、奉献”为主线,结合各时期热点,每学期以一个统一的主题贯穿各类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同时结合热点制定2—3个分主题,使教育活动形成合力。(3)大力开展以党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活动。(4)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并大力开展提高学生基础文明道德修养的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5)开展突出时代主旋律,针对性、思想性强,并有一定创意和特色的团日活动。(6)通过演讲、辩论、讲座、报告等形式开展理想信念、道德文明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参加各种理论学习小组

参加党课、团课学习培训

参加团、学干培训班

参加升旗/早操

做好事受表扬、表彰

课堂考勤

参加“立志修身博学报国”活动

参加“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活动

为学校建设荐言献策

典型见义勇为行为(救火、抗洪救灾、勇斗歹徒等)

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奉献爱心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助残、敬老、献血、捐款等)

思想性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社会

实践

志愿

服务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主要指学生组织或参加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活动。(1)继续深化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通过开展社区服务、扶贫济困、帮孤助残、支教扫盲、青少年援助、科技推广、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公共事务、城乡发展等社会活动,为促进农村和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作用,做出贡献。(2)以社会调查、咨询服务,挂职锻炼等形式进一步拓宽实践渠道,使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化、规划化。(3)以“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志愿者服务组织为依托,完善工作网络。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旗帜下,开展以社区援助、支教扶贫、助残济困、环保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服务活动。(4)建设文明校园。在学生中重点开展以创建文明寝室、文明就餐环境和文明校区为主的“三文明”创建活动。(5)开展与其他青年志愿者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交流合作。从实际出发,对活动进行规划,制定切实可行又富有特色和创意的活动方案,落实具体措施,要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广泛动员大学生投入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中去,并广泛与社会各界接触联系,建立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基地,使活动不断趋于社会化、阵地化、项目化。

参加“三下乡”活动

参加“四进社区”活动

三月份青年志愿者服务月

参加各类公益活动

参加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服务

参加“爱心学堂”志愿服务

 

 

 

 

 

科技

学术

创新

创业

“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主题活动主要指学生课外所从事的各类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活动以及所参加的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竞赛活动。(1)结合专业学习开展的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学术理论研究及科技创新实践等活动,新产品和新工艺设计及撰写的科研论文、调查报告等活动。(2)参与教师负责的有关部门课题组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科技服务项目及科研助学活动。(3)在科技成果推广过程中开展的科技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如科技报告会、研讨会、科技博览会等。(4)参加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科技创业竞赛及成果鉴定评选活动及“挑战杯“等各种科技学术及创新创业竞赛,以及参加科技社团开展的各种科普教育和科研活动。(5)参加校内外的其他学术活动和科技活动。

参加全国、省、市、校“挑战杯”竞赛

参加校园学生“学术节”活动

参加各类创业活动和创业大赛

专利发明

在各类学术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或学术论文

参加全国、省、校级专业技能竞赛

文化

艺术

身心

发展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主题活动主要指学生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文体艺术活动以及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各项活动。(1)各类课外文化艺术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举办人文艺术类学术讲座,丰富校园文化,营造人文教育氛围,加强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拓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渠道。(2)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开展各类体育娱乐和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使之掌握更多的体育健身方法,增强身心保健意识和保健知识。(3)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健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培养创新人才必备的健康心理素质,开展经常性的大学生心理状况测试和引导,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4)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积极参加全国及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紧扣时代主题、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5)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群众性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周末文化生活。要充分利用现有阵地、条件,广泛开展彩色周末活动、举办各类文体比赛等,丰富学生的周末文化生活。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开展各类庆祝和纪念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文艺修养。

参加征文、演讲、辨论、论坛、书画、摄影、球赛等

参加各类讲座

积极参加校运会

参加学校文艺团体训练、表演,表现好、出勤率高,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演出或竞赛

参加广播操、健身操、集体舞等各类集体活动

参加各类晚会演出

向学校官微、报刊投稿被录用

参加全国、省、市、校文化艺术节

参加全国、省、市、校的各类文体竞赛或表演

社团

活动

社会

工作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主题活动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学生组织和社团组织,组织开展或参加有关活动情况,组织管理能力的锻炼情况,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情况。(1)参加各类学生组织,如参加各级团组织、各级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并组织开展有关活动。(2)参加各类学生社团。包括理论学习类社团、文化学术类社团、科技创新类社团、志愿服务类社团、文学艺术类社团、体育健身类社团等。(3)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与指导,一方面要抓建设,抓繁荣,鼓励各种学生社团的成立,注重思想、科技、文化、体育、服务等各类学生社团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抓管理,抓引导,防止学生由于阅历经验不足而出现的目标定向上的狭隘和片面,从而使学生社团活动沿着积极健康的轨道发展。(4)建立学生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做为对学生参与社会工作的考评认证依据,使学生参与社会工作的评价更加科学有效,进一步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工作的积极性。

国家级先进个人

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各类先进分子

市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各类先进分子

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各类先进分子、学业优胜奖

担任院学生干部

担任系学生干部

担任社团学生干部

担任班、团支部学生干部

参加各类团体、社团、协会,参与社团建设、参加有助于提高全面素质的活动,如社团活动月等

 

技能

培训

及其 他

“技能培训及其他”主题活动主要指学生课外参加的旨在培养和提高现代科技能力、创新能力、实用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各类现代化技能培训、及其它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1)现代技能培训。包括计算机技能培训、网络技术培训,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培训等。(2)实用技能培训。包括办公自动化技能培训、家电维修培训、汽车驾驶培训等。(3)专业资格考试培训。包括各种国际通用资格证书考试、各种专业资格考试等。(4)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如会计师考试培训等。(5)其他培训。如管理类技能培训、书法绘画技巧培训、求职技巧培训、演讲口才技能培训等。(6)继续学习深造。如专升本、自学考试等。

获取英语、计算机、秘书、会计或其它相关等级证

参加高一级学历自学考试

参加有益于全面发展、技能提高的培训活动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主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1)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2)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3)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4)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社区服务、公益劳动、消防安全演习等。

第七章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计分办法

第十三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计分办法见下表。

项目名称

项目具体活动

单位

计分办法

备注

思想政 治与道德素养

参加各种理论学习小组

0.2分

1、参加各种培训,必须经主办部门考核合格者方可加分,若出现缺席、不认真参加学习、不遵守纪律等现象,不给予加分。

2、参加各项活动,必须经主办部门确认,完成相关审批手续,并完成所参与内容方可加分。

3、参加全国、省、市获奖的,分别可获得院级分的6倍、4倍、2倍的素质拓展分。

4、在“社会工作”栏中担任多个干部职务的,加分时取最高分值,不进行累加。同时根据干部的工作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给予加分。

5、在校内参加志愿服务的,以1小时为一次计,最高不能超过2分。

6、获英语二级证书不予加分,获二级以上证书方能加分。获得任何等级证书,必须凭等级证书的复印件才能给予加分。

7、参加校运会破记录者可再奖励1分。

8、参加学校文艺团体训练的正式成员,每学期缺席不超过3次(包括请假),则加1.5分,若本学期内有完成演出任务,则加2.5分。

9、每个班素质拓展平均分做为每学期学校“优良学风”班的评比指标之一。

 

10、素质拓展分每学期为12.5分,占学年奖学金评分的12.5%。每位同学每学期至少达到7分,方为合格;达到9分以上方有资格参与奖学金的评选;毕业时,每学期达9分以上方有资格参评优秀毕业生,低于35分不发给毕业证。

参加党课、团课学习培训

1分

参加团、学干培训班

1分

参加升旗/早操

0.5分/0.2分

做好事受表扬、表彰

0.2分

课堂考勤

全勤

2分

参加“立志修身博学报国”活动

一等奖2分/二等奖1.6分/三等奖0.8分/优秀奖0.4分/参与奖0.2分

参加“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活动

一等奖2分/二等奖1.6分/三等奖0.8分/优秀奖0.4分/参与奖0.2分

为学校建设荐言献策

0.5分

典型见义勇为行为(救火、抗洪救灾、勇斗歹徒等)

2分

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奉献爱心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助残、敬老、献血、捐款等)

0.5分

思想性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0.5分或一等奖2分/二等奖1.6分/三等奖0.8分/优秀奖0.4分/参与奖0.2分

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0.5分或一等奖2分/二等奖1.6分/三等奖0.8分/优秀奖0.4分/参与奖0.2分

 会实 

 

 

参加“三下乡”活动

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2分/优秀奖0.8分/参与奖0.4分

参加“四进社区”活动

1分或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2分/优秀奖0.8分/参与奖0.4分

三月份青年志愿者服务月

0.5分

参加各类公益活动

0.5分

参加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服务

0.5分

参加“爱心学堂”志愿服务

0.5分

 

 

 

 

 

 

 

 

 

 

 技学 

 新创 

参加全国、省、市、校“挑战杯”竞赛

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2分/优秀奖0.8分/参与奖0.4分

参加校园学生“学术节”活动

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2分/优秀奖0.8分/参与奖0.4分

参加各类创业活动和创业大赛

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2分/优秀奖0.8分/参与奖0.4分

专利发明

10分

在各类学术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或学术论文

一般刊物3分,核心刊物8分

参加全国、省、校级专业技能竞赛

一等奖2分/二等奖1.6分/三等奖0.8分/优秀奖0.4分/参与奖0.2分

 化艺 

 心发 

参加征文、演讲、辨论、论坛、书画、摄影、球赛等

一等奖2分/二等奖1.6分/三等奖0.8分/优秀奖0.4分/参与奖0.2分

参加各类讲座

0.5分

积极参加校运会

获奖1 分,参与0.4分

参加学校文艺团体训练、表演,表现好、出勤率高,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演出或竞赛

学期

参加演出2.5分/没参加演出1.5分

参加广播操、健身操、集体舞等各类集体活动

0.5分

参加各类晚会演出

1分

向学校官微、报刊投稿被录用

0.5分

参加全国、省、市、校文化艺术节

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2分/优秀奖0.8分/参与奖0.4分

参加全国、省、市、校的各类文体竞赛或表演

一等奖2分/二等奖1.6分/三等奖0.8分/优秀奖0.4分/参与奖0.2分

 

 

 

 

 

 团活 

 

 会工 

国家级先进个人

6分

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各类先进分子

4分

市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各类先进分子

2分

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各类先进分子、学业优胜奖

1分

担任院学生干部

学期

0分—3分

担任系学生干部

学期

0分—2分

担任社团学生干部

学期

0分—1分

担任班、团支部学生干部

学期

0分—1分

参加各类团体、社团、协会,参与社团建设、参加有助于提高全面素质的活动,如社团活动月等

0.2分

 能培  

 

获取英语、计算机、秘书、会计或其它相关等级证

2分

参加高一级学历自学考试

1分

参加有益于全面发展、技能提高的培训活动

1

 

 

参加企业顶岗实习

1次

2分

社区服务

1次

1分

公益劳动

1次

1分

参加消防安全演习等公共应急处理事件

1次

1分

第十四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程序。每学期每班素质拓展认证小组为每位同学建立一份《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登记表》,记录每次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的内容和分值,记录凭证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加分申请表》,每学期倒数第二周班素质拓展小组将《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登记表》交系素质拓展认证中心认证,每学期第二周系素质拓展认证中心以班为单位,将各系《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登记表》交学校素质拓展认证中心进行认证,由学校素质拓展认证中心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全院大学生素质拓展档案,并建立《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分汇总表》,学生毕业时,由学校素质拓展认证中心将每位同学的《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登记表》交学生处与学生学籍档一起封装。

第六章  

第十五条  每年九月份,系素质拓展认证中心必须组织全系学生学习《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实施办法》,做好讲解工作和班素质拓展认证小组干部的培训。

第十六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共青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U PLUS eStore
  • https://fr.cuniq.com/zh/travel-card/listing

  • https://www.cuniq.sg/zh/home/

  • https://de.cuniq.com/zh/travel-card/listing

  • https://kh.cuniq.com/zh/travel-card/listing

  • https://mex.cuniq.com/zh/travel-card/listing

  • U PLUS
  • U PLUS eStore
  • HK Cloud Provider
  • SD-WAN服務商
  • 雲聯網
  • 私有云解决方案
  • SD-WAN 专线
  • 机柜
  • SD-WAN服務
  • 联通云
  • 数据中心
  • 公有云解决方案
  • 聯通雲
  • Unicom Cloud
  • 租機櫃
  • 云数据中心
  • Global IP Transit
  • 私有云
  • 公有雲解決方案
  • IDC
  • SDWAN
  • IP转接
  • 数据中心
  • 机柜租用
  • mpls vpn
  • SDWAN
  • 云解决方案
  • 数据中心托管
  • 數據中心
  • IP Transit
  • SD-WAN服务
  • UPLUS
  • 云联网
  • AI Cloud
  • SD-WAN方案
  • https://www.xkwl.net
  • https://www.xkwl.net/app
  • https://www.xkwl.net/edu
  • https://www.xkwl.net/edusystem
  • https://www.xkwl.net/gov
  • https://www.xkwl.net/Operation
  • https://www.xkwl.net/Operation_Maintenance
  • https://www.xkwl.net/soft
  • https://www.xkwl.net/system
  • https://www.xkwl.net/upgrade
  • https://www.xkwl.net/waibao
  • https://www.xkwl.net/web
  • https://www.xkwl.net/yiyuan
  • https://www.xkwl.net/zhanqun
  • 数据中心
  • IP Transit
  • SDWAN
  • 數據中心
  • IP Transit
  • SDWAN
  • IPT
  • IP Transit
  • 香港雲供應商
  • IDC数据中心
  • 云服务商
  • IP转接
  • 数据中心公司
  • 机柜租用
  • IP轉接
  • 机柜托管
  • 香港數據中心
  • 租机柜
  • IPTransit
  • 機櫃租用
  • 機櫃
  • U PLUS商城
  • SD-WAN
  • 私有雲解決方案
  • SDWAN
  • IP轉接
  • 機櫃租用
  • SDWAN
  • 數據中心
  • Server Colocation
  • IDC HK
  • SD-WAN
  • U PLUS
  • U PLUS eStore
  • 雲解決方案
  • 公有云
  • 雲數據中心
  • 數據中心託管
  • 雲供應商
  • https://www.cuniq.com/
  • https://www.cuniq.sg/zh/home/
  • https://fr.cuniq.com/zh/travel-card/listing
  • https://de.cuniq.com/zh/travel-card/listing
  • https://www.cuniq.jp/home
  • https://kh.cuniq.com/zh/travel-card/listing
  • https://mex.cuniq.com/zh/travel-card/listing
  • https://th.cuniq.com/zh/travel-card/listing
  • https://au.cuniq.com/zh/travel-card/listing
  • https://phl.cuniq.com/zh/travel-card/listing